钛合金阳极氧化的工艺流程是怎样的?
2025-07-28
钛合金阳极氧化是通过电解作用在钛合金表面形成氧化膜的工艺,其核心是利用钛的化学活性,在特定电解液中通过外加电场使工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、耐磨且具有装饰性的氧化膜。 一、预处理阶段:表面净化与活化 预处理是确保氧化膜结合力和均匀性的关键,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、氧化皮、杂质等,为后续氧化做准备。 脱脂除油 去除工件加工过程中残留的切削油、冲压油、指纹等有机污染物。 常用方法:碱性清洗剂(如氢氧化钠、碳酸钠溶液)浸泡 + 超声波清洗(频率 20-40kHz),或有机溶剂(如酒精、三氯乙烯)擦拭。 要求:油污残留量≤0.1mg/cm²,避免影响后续氧化膜的附着。 酸洗活化 去除表面自然氧化皮、锈迹及脱脂后的残留杂质,同时使钛合金表面形成微观粗糙结构(增强氧化膜附着力)。 常用溶液:氢氟酸(HF)与硝酸(HNO₃)的混合液(典型比例 1:3-1:5),或氢氟酸与过氧化氢(H₂O₂)的组合。 控制参数:酸洗时间 30 秒 - 5 分钟(根据氧化皮厚度调整),温度 20-40℃,避免过度腐蚀导致工件尺寸超差。 水洗与干燥 酸洗后需用去离子水多级清洗(至少 3 次),彻底去除表面残留酸液,防止后续氧化时出现斑点。 干燥方式:热风烘干(60-80℃)或压缩空气吹干,确保表面无水分残留。 二、阳极氧化核心工艺 通过电解反应在钛合金表面生成氧化膜(主要成分为 TiO₂),膜层厚度、颜色、性能由工艺参数决定。 电解液配置 常用电解液:磷酸(H₃PO₄)溶液(浓度 1%-10%)、硫酸(H₂SO₄)溶液,或两者混合液;部分场景会添加有机酸(如柠檬酸)调节膜层性能。 特性:磷酸体系生成的氧化膜更均匀,适合精密部件;硫酸体系效率更高,适合批量生产。 电解参数控制 电压:根据膜层厚度和颜色需求调整,通常 5-100V(低电压生成薄膜,高电压生成厚膜)。例如:20-30V 生成蓝色膜,50-80V 生成金色或紫色膜。 电流密度:一般 1-5A/dm²,电流过大会导致膜层疏松,过小则效率低。 时间:5-60 分钟,时间越长膜层越厚(但超过一定阈值后膜层会因溶解而厚度趋于稳定)。 温度:控制在 15-35℃,温度过高会加速膜层溶解,需通过冷水机或恒温槽维持稳定。 电极设置 工件作为阳极(接电源正极),阴极通常为铅板、不锈钢板或铝板(接电源负极),两极间距根据工件尺寸调整(一般 10-50cm),确保电流分布均匀。 联系人陈凯的电话(133-7208-5858) 这些信息可方便有需求的用户通过官网了解企业详情(如产品介绍、工艺能力、应用领域等),或直接联系陈凯咨询钛合金阳极氧化等业务的具体事宜(如定制方案、报价、合作流程等)。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该企业的产品参数、技术优势或案例信息,可通过上述官网或联系方式获取更精准的内容。 |